本报萍乡讯 (记者刘启红) 萍乡市把学习贯彻好省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准确把握全会提出的一系列目标要求和重大任务,确保把全会精神学深悟透。该市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当前,萍乡市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该市将以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力扶持实体经济、夯实发展根基,加快构建适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化“放水养鱼”意识,深入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纾困惠企政策,特别是“市12条”“金融21条”“外贸12条”等一揽子措施,全面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帮扶企业制度,坚持分类施策,精准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用地、用能、物流等难题,大幅提高企业获得感,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加快发展。聚焦主导产业不动摇,加快落实“1+2+N”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着力在铸链强链引链补链上下功夫,举全市之力扶持壮大电子信息、节能环保、装备制造“1+2”主导产业,努力推动其向百亿元级产业迈进,真正打造一批支撑萍乡转型发展的重点产业集群。
萍乡市还将以更大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为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汇聚强大力量。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中力量推进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园区平台、农业农村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认真落实《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建设,加快推进赣西港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高铁经济示范区。以《湖南省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出台为契机,全面推进与长株潭的对接合作,重点推进湘东—醴陵、上栗—浏阳两个跨省合作产业园建设。
萍乡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加大补短板、强弱项力度,扎实推进以“八个着力”为重点的民生实事,不断增强全面小康社会的民生成色,努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特别是加快全域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萍莲高速、中环东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促进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宜居度不断提升。
萍乡市还将以廉洁萍乡建设为主抓手,一刻不停歇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切实营造担当实干的浓厚氛围。该市将进一步完善“任务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工作机制,确保今年173个项目如期完成,推动廉洁萍乡建设取得更大成果。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