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立志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李巧
1月3日,记者获悉,为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设置条件、办学要求及办学行为,日前,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五省直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设置的意见》,就我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提出具体要求。
定义
何谓校外培训机构
校外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培训机构”),是指经相关部门许可和注册登记的,且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自然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在我省内面向社会举办的,专门从事以中小学学生为主要对象的文化课程培训服务的非学历培训机构,以及设立实施语言能力、艺术、体育、研学等有助于素质提升、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民办培训教育机构。文化课程培训服务,是指中小学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学科及与其升学考试相关的延伸类项目培训服务。
举办者
中小学在职教师不得参与举办校外培训机构
举办者应为信用状况良好、无犯罪记录等符合其他条件的社会组织、自然人以及联合举办者。其中,非营利性培训机构不得变更举办者,也不得设立分支机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小学校和中小学在职教师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培训机构。
审批登记实行属地化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必须经审批取得办学许可后,登记取得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才能开展培训。对不符合相关设置标准的,依法吊销办学许可。
名称
艺术培训机构名称不得使用“学校”字样
培训机构只能使用一个中文名称,不得使用已登记的其他培训机构或学校名称、简称、特定称谓。
营利性培训机构名称不得使用国家(地区)、国际组织、政党、社团组织、部队番号。从事文化课程培训服务的培训机构一般表述为“××培训(课外培训、课外教育、专修、辅导、考试补习、补习)学校或中心”,可以体现办学特色等,如“英语培训学校”;从事语言能力、艺术、体育、科技、研学等非学科知识培训服务的培训机构一般表述为“××培训中心”,但不得使用“教育”“学校”字样。
场地
不得在居民住宅、半地下室、地下室等场所办学

申请设立校外培训机构,应避开可能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危及学生人身安全的场所,比如居民住宅、半地下室、地下室及其他有安全隐患的场所。
培训机构应具备相对独立的办学场地,教室和办公室必须设在一处,所在楼层不超过5层。
举办者以自有场所办学的,应当提供办学场所的房屋产权证明材料;以租用场所办学的,其租赁期限自申请办学之日起不得少于2年。
收费
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培训机构收费项目及标准应当向社会公示,并接受监督,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不得在公示的项目和标准外收取其他费用,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培训对象摊派费用或者强行集资。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合作,探索通过建立学杂费专用账户、严控账户最低余额和大额资金流动等措施加强对培训机构资金的监管。各校外培训机构应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与培训对象签订服务合同。
师资
专职教师数须过半 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
从事文化课程培训服务的培训机构应当根据所开设培训项目及规模,配备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且专职教师数不得少于教师总数的二分之一;所聘任的从事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教师资格。
从事语言能力、艺术、体育、科技、研学等非学科知识培训服务的校外培训机构,所聘任的教师应具有相应教师资格或该类别相应资质。
培训机构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聘任外籍教师,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